生物3D打印的腎微環境神經母細胞瘤模型應用
瀏覽次數:26 發布日期:2025-7-18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本文介紹了一種生物打印的3D 神經母細胞瘤模型,該模型以人源腎臟微環境(含人胚胎腎 293 細胞和原代人腎成纖維細胞)為背景,核心為攜帶 MYCN 和 ALK 基因擴增的 IMR-32 神經母細胞瘤細胞。通過測試panobinostat(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劑)和blasticidin(肽基核苷抗生素)發現,panobinostat 在治療有效濃度范圍內可選擇性誘導癌細胞凋亡而不影響腎細胞,而 blasticidin 對兩種細胞均有殺傷作用;且2D 與 3D 培養的敏感性差異具有細胞類型特異性,使 3D 模型的治療窗口更寬。該模型可高效測試抗癌藥物的細胞毒性和腫瘤選擇性,其開放式支架設計支持細胞類型替換,具有重要的藥物測試價值。
思維導圖
研究背景
- 神經母細胞瘤:兒童最常見的顱外實體瘤,高風險患者因化療耐藥復發和誘導治療抵抗,早期死亡率高,腎轉移雖罕見但治療困難(如雙側轉移無法手術或放療)。
- 現有模型局限:動物模型中人類癌細胞處于異種微環境,臨床轉化效率低(腫瘤藥物臨床試驗失敗率達 97%);2D 培養無法模擬腫瘤 3D 結構及與微環境的互作。
- 生物打印技術:通過層層疊加細胞負載水凝膠構建高分辨率 3D 模型,可模擬腫瘤微環境(TME),為藥物測試提供更接近人體的平臺。
1. 3D 模型構建
- 生物墨水組成:6.67% 明膠 + 4.5% 海藻酸鈉,混合 CaSO₄(30mM)和細胞懸液(5×10⁶ cells/mL),打印后經 CaCl₂交聯固定結構。
- 細胞類型:
- 腫瘤核心:IMR-32 神經母細胞瘤細胞(攜帶 MYCN 和 ALK 基因擴增);
- 腎臟微環境:人胚胎腎 293 細胞(HEK293)及原代人腎成纖維細胞。
- 結構設計:
- 單細胞模型:8mm 網格結構;
- 腫瘤 - 微環境模型:3mm 直徑核心(癌細胞)+6mm 直徑外圍(腎細胞)的同心圓盤(高 0.4mm),由商用 Bio X 生物打印機(22G 噴嘴)制作,可重復生產 48 個 / 批。
2. 藥物測試結果
2.1 單細胞 3D 培養的藥物敏感性
- IMR-32 對其高度敏感,72h IC50 為 2.1±0.5nM(低納摩爾級);
- HEK293 抗性顯著,72h IC50 為 107.0±40.1nM(百納摩爾級),10nM 濃度即可殺死幾乎所有 IMR-32,但對 HEK293 無顯著影響。
- blasticidin 測試:對兩種細胞無選擇性,72h IC50 分別為 15.1±6.5μM(HEK293)和 12.4±8.0μM(IMR-3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2 2D 與 3D 培養的敏感性差異(關鍵數據見表 1)
關鍵發現:3D 模型中腎細胞對 panobinostat 的抗性更強,使癌細胞與腎細胞的敏感性差異從 2D 的 1 個數量級擴大到 3D 的 2 個數量級,治療窗口更寬。
3. 共培養模型的藥物選擇性驗證
- panobinostat:僅核心 IMR-32 細胞在 10nM 濃度下大量死亡(紅色熒光),外圍 HEK293 / 原代成纖維細胞存活(綠色熒光),僅 1000nM 時腎細胞才受影響。
- 凋亡機制:通過 caspase-3 cleavage 檢測,panobinostat 主要誘導 IMR-32 凋亡,HEK293 凋亡信號極弱。
3.1原代腎成纖維細胞的驗證
- 2D 和 3D 培養中,原代腎成纖維細胞對 panobinostat 的 IC50 與 HEK293 接近(72h 3D IC50 為 158.9±40.5nM),進一步證實腎細胞的抗性,模型具有生理相關性。
4. 結論
- 該生物打印 3D 模型可有效區分特異性抗癌藥(如 panobinostat)與非特異性細胞毒藥物(如 blasticidin)。
- 3D 培養與 2D 的敏感性差異提示其更接近體內環境,可提高藥物測試的準確性。
- 開放式支架設計支持替換腫瘤和微環境細胞類型,適用于個性化藥物測試和腫瘤微環境研究,符合 3R 原則(減少動物實驗)。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內容
上海跡亞國際商貿有限公司
Gaia China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