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質是細胞膜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許多細胞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包括細胞生長、增殖、分化和信號傳遞。因此,脂質代謝的動態變化可直接或間接地反映生物系統的生理和病理變化。目前脂質組學已被廣泛應用于大量生物模型和威脅公眾健康的各種疾病的細胞脂質代謝研究,比如腫瘤、代謝性疾病、神經性疾病等。
中科新生命非靶脂質組產品重磅升級成為非靶脂質組學絕對定量plus,其具有五大特色:
海量數據庫:LipidSearch數據庫,收錄超過8大類、300種亞類、170萬種脂質分子的譜圖;高定性能力:項目平均鑒定數量2500+,最高鑒定數量5965;方法優勢:QE系列高分辨質譜搭配高效色譜方法,實現高通量檢測;學術認可:助力SCI文獻發表超過45篇,平均IF=8.1,最高IF=46.297;嚴格質控:15+內標,多項質控,全程可回溯,提供放心的數據。
1. 脂質組學技術助力靶向生物分子藥物開發
文章題目:Degradation of lipid droplets by chimeric autophagy-tethering
compounds
影響因子:46.297
發表期刊:Cell Research
發表時間:2021.7
合作單位:復旦大學
組學方法:脂質組、蛋白質組
研究結論:本研究以脂滴作為降解目標設計ATTEC化合物(LD·ATTECs),證明了組裝拼接型ATTEC可將非蛋白類生物物質直接特異性靶向至自噬-溶酶體途徑降解。體內藥效研究發現LD·ATTECs減輕代謝性疾病的表型,主要靶向降解中性脂質,且基本上不直接干擾蛋白質水平。
文章解讀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YXSdBgpJaHBrGhEfXUohsg
2. 脂質組學技術助力缺血性中風期間神經元死亡的機制研究
文章題目:Thrombin induces ACSL4-dependent ferroptosis during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影響因子:38.104
發表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發表時間:2022.2
合作單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組學方法:脂質組、蛋白質組
研究結論:文章采用多組學方法確定了凝血酶和ACSL4基因\蛋白及其親鐵性磷脂酰脂質產物,在嚙齒類動物大腦中動脈閉塞處顯著改變。從遺傳學或藥理學上抑制該途徑中的多個點可減弱體外和體內缺血模型的結果。因此,凝血酶-ACSL4軸可能是改善缺血性卒中期間鐵下垂神經元損傷的關鍵治療靶點。
3. 脂質組學技術助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治療藥物研究
文章題目:A small molecule targeting ALOX12-ACC1 ameliorates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in mice and macaques
影響因子:19.319
發表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發表時間:2021.11
合作單位:武漢大學
組學方法:脂質組、蛋白質組、轉錄組、中長鏈脂肪酸靶向代謝組
研究結論:作者開發了一種小分子化合物IMA-1,可以通過特異性阻斷ALOX12-ACC1相互作用來治療NASH。研究發現IMA-1在小鼠和食蟹猴治療模型中顯著阻斷飲食誘導的NASH進展,且不會引起ACC經典酶活抑制劑所導致的高脂血癥的副作用。在機制研究中,發現IMA-1與ACC酶活性抑制劑不同,IMA-1特異性阻斷 ALOX12和ACC1互作,促進其溶酶體降解,而不影響其蛋白酶體降解途徑。
文章解讀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hplSlS_-45BNl--kkLEfTw
4. 脂質組學技術助力鎘(Cd)暴露加重糖尿病進程的作用機制研究
文章題目:Cadmium exposure impairs pancreatic β-cell function and exaggerates diabetes by disrupting lipid metabolism
影響因子:13.352
發表期刊: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發表時間:2021.4
合作單位:浙江大學
組學方法:脂質組
研究結論:Cd暴露可誘導細胞內脂質積累,促進脂質生物生成,提高促炎脂質含量,抑制脂質降解。此外,Cd暴露可上調胰腺β細胞中TNF-α、IL-1β和IL-6的表達水平,并提高血清和胰腺中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研究結果表明,環境相關的鎘暴露會導致促炎脂質升高和β細胞胰島素分泌功能障礙,從而加重糖尿病的發展。
5. 脂質組學技術助力子宮內膜癌(EC)進展的機制研究
文章題目:Lipid reprogramming induced by the TFEB-ERRα axis enhanced membrane fluidity to promote EC progression
影響因子:12.658
發表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發表時間:2022.1
合作單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醫院
組學方法:脂質組、蛋白質組
研究結論:研究發現TFEB-ERRα信號通路通過EMT通路和細胞膜流動性調控子宮內膜癌細胞的侵襲轉移。這一調控依賴于ERRα參與脂質代謝和細胞膜重構。TFEB-ERRα增加了UFA-PCs, PG (18:1/22:6) + H和PC/SM比值,從而增強了細胞膜流動性促進EC侵襲轉移。
6. 脂質組學技術助力長牡蠣地理溯源研究
文章題目:Investigation of oyster Crassostrea gigas lipid profile from three sea areas of China based on non-targeted lipidomics for their geographic region traceability
影響因子:9.231
發表期刊:Food Chemistry
發表時間:2022.3
合作單位:海南大學
組學方法:脂質組
研究結論:該文使用脂質組學方法對中國不同緯度三個海域中的長牡蠣進行了脂質特征研究,發現地理差異對脂質含量、組成及脂質分子分布有顯著影響,并進一步篩選45種脂質分子作為不同海域長牡蠣脂質的鑒別標志物,表明脂質組學可作為一種鑒別海洋貝類脂質性狀的潛在方法。
文章解讀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PAFBgNV2t-NibDJl52I2_A
7. 脂質組學技術助力植物脅迫研究
文章題目:Silencing of Sulfoquinovosyl Diacylglycerol Synthase 1 Impairs the Glycolipids Accumulation and Photosynthesis in Phosphate-deprived Rice
影響因子:7.298
發表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發表時間:2021.6
合作單位:上海市農業科學院
組學方法:脂質組
研究結論:文章對葡糖基二脂酰甘油合酶1( OsSQD1 )突變體中不同脂質種類濃度的分析表明在Pi缺乏下,OsSQD1 沉默導致磷脂的增加和糖脂的減少,并并改變了脂肪酸組成。此外,OsSQD1 沉默還通過下調水稻幼苗中的糖脂來抑制光合作用。研究表明OsSQD1在脂質穩態中起著關鍵作用,特別是在Pi缺乏時糖脂的積累。
文章解讀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WmizjVMMAqPQOWEzOuHVrA
8. 脂質組學技術助力牛肉宰后早期線粒體脂質變化研究
文章題目:Alteration of Mitochondrial Lipidome and Its Potential Effect on
Apoptosis, 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roduction, and Muscle Oxidation in Beef during Early Postmortem
影響因子:5.895
發表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發表時間:2022.6
合作單位:中國農業大學
組學方法:脂質組
研究結論:本研究探討了宰后早期線粒體脂質分子的改變及其對線粒體ROS生成和肌肉氧化的潛在影響。結果發現線粒體脂質在宰后發生了很大變化(1−24小時),不同肌肉類型之間也存在差異,凋亡相關的脂質分子水平在宰后早期增加并促進凋亡。脂質分子可協助線粒體ROS的產生,降低細胞宰后凋亡過程中的線粒體膜電位(MMP),導致肌肉氧化和抗氧化系統損傷。
以上只是對幾篇中科新生命脂質組學客戶文獻的簡單分享,如果老師需要更多脂質項目文章,歡迎聯系我們。我們將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更優質的服務,助力您的科研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