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取樣操作步驟(按流程執行)
1. 準備階段
• 穿戴潔凈服、無菌手套,避免人為污染
• 檢查取樣點閥門、冷卻裝置是否正常工作
2. 排放初始冷凝水
• 打開蒸汽閥,排放前段冷凝水≥5分鐘(排出管道殘留)
3. 調節參數
• 控制蒸汽發生器壓力穩定(建議0.2-0.3MPa)
• 冷卻水溫度≤25℃,避免高溫導致成分揮發
4. 正式取樣
• 用專用導管連接取樣口,流速控制在1-1.5L/min
• 取樣全程避免容器接觸外部環境
❷ 取樣標準依據(合規性重點)
• 藥典要求發:對電導率、TOC、微生物等指標的限值
• GMP規范:取樣點需驗證代表性
• 企業SOP:至少每月執行一次周期性監測
❸ 兩種取樣方式對比
在線取樣
直接通過滅菌后的取樣閥采集
適用于連續生產監測
風險:可能殘留管道顆粒
離線取樣
需連接冷卻器+無菌軟管
適用于驗證階段或臨時檢測
風險:冷卻過程二次污染
關鍵提示:離線取樣時,冷卻器需提前用蒸汽沖洗!
❹ 取樣容器選擇(直接影響結果)
• 材質要求
- 硼硅玻璃(耐高溫、無溶出)
- 或USP VI級塑料(避免化學殘留)
• 預處理:
- 容器需用純化水+純蒸汽三次沖洗
- 滅菌后密封保存(有效期≤72小時)
❺ 結果判定紅線
• 電導率:25℃下≤1.3μS/cm(超標可能含離子污染物)
• TOC:≤500ppb(反映有機雜質)
• 微生物:需氧菌總數≤10CFU/100ml
注意:若結果異常,需排查滅菌程序、管道清潔度或取樣操作誤差!